邮件组: Health_links@googlegroups.com     QQ群:217486938

                    

           站长信箱: helinks@gmail.com   站长微博:健康者连线 http://weibo.com/u/1405856327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源与工具 > 理论方法 > 详细内容
健康教育基本理论
发布时间:2010/7/31  阅读次数:403  字体大小: 【】 【】【
                                      
健康教育基本理论
第一节   健康教育的概念
  
世界上关于健康教育的概念有几十种说法,没有统一的能够被公认的概念或定义。即使是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文件中对健康教育的提法也不一样。其实,我们不必一定要追求一个让全世界都承认和使用的健康教育概念或定义,但是我们需要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实质,用我们的理解来解释什么是健康教育。根据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对“概念”和“定义”的理解习惯,我们给健康教育下的定义是: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向受众传播健康信息,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观、价值观的认知教育以及保健技能的培训,针对特定行为进行干预,通过这些系列工作可以有效地帮助工作对象掌握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改变不健康行为和采纳健康行为,避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主动追求健康,提高健康水平。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保健知识传播技术及针对不健康行为的教育和干预方法,通过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来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健康教育是一门交叉学科,健康教育理论是由教育学、传播学、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预防医学、社会市场学等学科的理论融合发展起来的,形成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研究范围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
在一些书中引用国外专家关于健康教育的论述,强调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这是从完整的实施健康教育计划的角度上讲的,并不等于没有组织的个人(如社区工作人员、卫生人员等)在没有预先计划的情况下,按照健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对不健康的行为进行干预、帮助目标对象实现认知、信念和行为改变所进行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就不是健康教育。因此,应该全面地理解这一句话。计划性、系统性和有组织的干预活动是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而不应该看成是健康教育的定义。在我们的定义中强调的是为了实现行为目标而采取的“系列”活动,也就是说不能把健康教育仅仅只停留在知识传播这个基础活动上,而只有把针对人们知、信、行改变的一系列的干预活动全面地实施才能称其为健康教育。当然,要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做好计划设计,有组织地将计划付诸实施,并使用好评价技术。
  
  
第二节   关于健康促进和卫生宣传
  
一、健康促进
可以这样讲,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一个新的词汇,围绕这个词产生了许多的内容,包括卫生工作、社会工作、政府职能、环境建设、理论问题等等。近十多年来,健康促进的理念在讨论和争论中有了很大发展,尽管有关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定论,但健康促进在全球的公共卫生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也是人类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的表现。
(一)健康促进的含义和概念
健康促进是把健康教育和有关组织、政治和经济干预结合起来促使行为和环境改变来改善和保护人们的健康的一种综合策略(Battes/ Winder:1984)。1986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表的《渥太华宪章》中指出: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世界卫生组织又曾在其他文件中对健康促进作如下解释: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以上这些都只是对健康促进的解释和说明,还不能称为是健康促进的概念。
在对健康促进的含义作解释和说明时,有的是从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去解释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有的是从健康促进的作用进行说明。因此关键在于领会健康促进的精神。在前面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促进的解释中除强调“促进健康”的本身含义之外特别强调了“环境”、“战略”和“责任”三个方面,这是认识和了解健康促进的核心要点。
结合我们国家的实践经验和我们对健康促进内容和实质的理解,健康促进的概念可以表述为:健康促进是指运用行政或组织手段,广泛动员和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
健康促进的许多主要活动都涉及倡导、建立合作关系和联盟,更加体现社会功能,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这些以动员、倡导、协调为主的工作,其艺术性高于科学性。目前从学科领域的角度来看,健康促进单独而言尚不具有学科性质,也不能称健康促进为一个学科,或者一个专业领域。但是,现在国际上常常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策略之一。而且,近年来有些国外专家在培训活动中或计划制定中更愿意突出“健康促进”,但讲授的主要理论仍是健康教育的理论。因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也就越来越有被融合成同一个“学科领域”的趋势了。但是从根本上说,正如某些国外专家所说:健康促进具有“跨学科而又无学科性”。关于健康促进的学科性问题应该根据其是否具有学科的条件和实际工作内容来确定。
虽然健康促进的工作范围涵盖了健康教育,但是健康促进是一种宏观的战略,它是为了实现这些工作内容而协调部门间的行动、调配资源的战略规划和将规划付诸实施的战略行动,属于行动领域。健康促进为健康教育改变人们行为提供政策和环境的支持。因此,健康促进不能取代或替代健康教育作为学科领域在改变人们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方面的特定技术作用。
在2000年6月5日于墨西哥城召开的第五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在她的发言中还这样讲过,她说:“促进健康的含义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狭义的‘健康促进’的概念”,“促进健康的意思是减少对健康的危害和转变那些影响健康的行为”。
(二)关于健康促进的功能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促进的五个工作领域是:
1促进制定有利于健康的政策:通过健康促进使政府部门产生共同认识和行动,使相关的部门和领导人物了解让人们获得健康是政府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健康促进推动相关部门间实行广泛的合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政策,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社会环境。
2促进调整卫生服务方向: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动员可利用的资源,为发展健康事业服务。同时,通过多部门的协作和社区的参与,对卫生服务项目进行优化选择,把卫生服务的重点调整到最需要的地区和最急需的人群。同时,要求改变医疗部门仅仅提供临床治疗服务和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倡导坚持健康促进的方向。
3促进提高个人和群体保健知识和技能:通过提供政策支持、改变卫生服务方向和开展教育活动促进个人和群体发展保健技能,提高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能力。健康促进通过政策和物质的发展为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改变提供环境条件。
4促进建设和保护物质环境和自然环境: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健康促进策略重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物质环境,为建设和保护环境而协调各相关部门及社会资源为共同的目标工作,创建有利于健康的物质环境和自然环境。
5促进发展社区能力:社会动员和社区行动是健康促进的基础策略。充分调动社区的力量,积极有效地参与卫生保健计划的制定和健康环境的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区卫生服务。在加强社区行动中关键在于调动和发挥社区的能动性,提高社区在促进健康方面的各种基本能力。(注:英文的文件中描述这一工作领域时使用了“empowerment”一词,在这里的意思应该是“给予动力”和“给予能力”的意思,也就是要调动社区在维护社区居民健康方面的积极性并帮助社区做好能力建设工作、提高社区在这些方面的工作能力。在这里将empowerment翻译成“授权”则意思不通。)
以上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些专家总结出来的健康促进“五大行动领域”,实际上也是工作内容或活动范围,也说成是“健康促进的五大策略”。
也有专家将健康促进总结为“三点成一面”的理论模式,就是说健康促进依靠“三条腿站立”,这三条腿就是政策、教育和服务。他们形象地将这三个点称之为健康促进的三个支点,有了这三个支点就能保持健康促进的稳定和平衡,如果缺少了任何一个支点,健康促进就不能正常“站立”。这种对健康促进的描述更精练,也抓住了健康促进最主要的三大工作领域,或者称为功能。
                            这一理论说明健康促进最主要的功能是促进制定有利于健康的政策、促进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和通过教育促进提高个人和群体保健知识和技能。
  
3.爱国卫生运动——中国特色的健康促进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创发起的充分动用行政力量,通过协调委员会各委员单位、最大限度地实现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及时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广泛地发动社区、机关、学校和所有群众参加的这种以解决卫生和健康问题为目标的“运动”——即社会行动,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实施得最成功的健康促进策略。我国人民就是依靠这一策略,战胜了帝国主义的细菌战。同时,有关各部门出台过一系列的卫生政策,从政策到物质都给卫生工作提供了一系列的保障;通过在群众中广泛开展卫生宣传,动员群众参与到改变环境的卫生行动中,我国城市乡村的卫生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民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爱国卫生运动落实到基层,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许多地方都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运动”教育了群众,让群众“自己起来与自己的愚昧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改变了群众的落后观念,改变了群众许多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在政策的指引下,当时有限的资源得到了适当的调配,卫生工作的重点得到了政策、物质、经费、人力、信息等方面的保证,政府普遍改善了基层的卫生服务条件。这些完全符合后来被国际公共卫生界所推崇的“健康促进”的原理和主要内容。
我国的成功经验没有能够在国际上得到推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当时国际上的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封锁是原因之一,我们自己不重视理论研究、不善于“创造”理论(也就是把成功的经验上升成理论)是原因之二。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向西方人学习。经常与外界有接触的专业人员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西方国家的专家经常在“创造”新的理论,并利用一些国际学术舞台将他们的理论广为传播。介绍得多了,影响就大了,也就会被别人了解、认识和接受。
  
二、卫生宣传
“卫生宣传”是我国所特有的一个名词,核心意思是指有关卫生工作信息和健康相关信息的散布(扩散),用英文还不能准确地翻译表达。其概念应该是:卫生宣传是指在群众中进行有关卫生工作、环境保护和改造、健康保健等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传播的内容也包括卫生政策、法规、条例和卫生(医学)科技新闻等。
卫生宣传工作是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目标是向群众传播有关的信息,使群众了解卫生工作的某些与其相关的内容,如某地区在某个阶段防病工作的重点是什么,某个季节应该注意哪些健康问题等;或者将某项新的医疗技术告知大众,以便更好地为大众提供卫生服务;或者将有关的卫生法律、条例告知大众;或者宣传动员群众参与到保护环境、改造环境、除害灭病的活动中来,这些是卫生宣传的主要内容,其中当然少不了要涉及到传播卫生知识。
卫生宣传的工作以扩散信息为主要方法,也就是以向群体或社会大众传播信息为主要工作方法。这种信息扩散,基本上是以政府、组织和媒体的需要为准则。
卫生宣传缺乏理论研究,在实际卫生宣传工作中也缺少理论指导。卫生宣传没有学科特性,属于行动领域。其工作目标是群众对信息的接受,而信息的传播基本是单向的信息扩散,也不重视对传播效果的评价。一般情况下卫生宣传是靠大众媒体进行。
  
三、如何理解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卫生宣传之间的关系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卫生宣传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使用很普遍,但许多人对其概念不十分清楚,甚至有错误的理解,例如认为健康促进涵盖了健康教育,就可以替代健康教育了;或者认为健康促进比健康教育“高级”;或者认为健康教育比卫生宣传“高级”。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
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是相互有联系、或者有相互交叉的三项不同的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但是,正如前面所讲,健康促进是一项社会策略和社会行为。它要解决的是为改善人们健康而采取社会行动的策略问题,那就是针对群体的健康问题形成社会共识,并采取协调行动,促进“五大领域”的改善和进步。但是本书认为,健康促进重点应该是解决社会动员、社会倡导和相关部门单位及社区的协调问题,通过这种动员和倡导,实现协调和协作的目标,然后才能在政策的制定、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健康支持环境的提供等方面产生作用。健康教育是针对行为问题采取的一系列科学的干预步骤,包括设计和评价技术的运用。它要解决的是帮助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保健技能等问题。前面已经讲到,健康促进作为一种社会战略,它不能替代健康教育的功能。而卫生宣传要解决的是有关信息的扩散,其信息涵盖的范围比健康教育广泛,但传播的信息没有健康教育传播的信息复杂和具体。因此,它们三者之间既有联系交叉又各有自己的工作目标,因此,谁也不能替代谁。而且就各自的工作目标而言,谁也不比谁“高级”,因为各自是从自身工作的目标出发决定自己的工作内容的。但是,如果我们在一项健康教育活动中只做了卫生知识传播,目标也只是提高“知晓率”,而没有开展针对行为改变的行为干预,没有追求行为改变的目标,那就是仅仅用了卫生宣传的工作模式,是“初级阶段”的健康教育。因此,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明确是要做一项健康教育工作,还是一项卫生宣传工作,或者是健康促进工作;是仅仅为了扩散信息,还是要改变人们的知识和态度并达到改变人们行为的目标,而实施这样的计划是否牵涉到大的社会环境和多部门协调等问题。例如,我国实施的碘缺乏病防治项目就是一项需要充分运用健康促进策略的健康项目,它必须解决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共同行动问题。要取得成效,需要盐业部门制造合格的碘盐、需要交通部门运输碘盐、需要商业部门销售碘盐、需要卫生部门检测碘盐和教育公众使用碘盐、需要公安部门配合打击私运私卖非加碘盐,还需要大众传媒和教育等部门的配合。其中的重要工作就是促进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这是一个社会性很强、牵动面很大的健康项目。因此,只能是依靠健康促进的策略才能实现项目目标。而在一个地区已经实现碘盐的供应,但是老百姓不习惯使用碘盐,也不懂得使用碘盐的注意事项,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设计一个健康教育项目来解决老百姓的认知和行为习惯问题,让他们了解碘盐的作用,帮助他们掌握储存碘盐和使用碘盐的方法。有步骤地帮助他们实现行为改变。这就是需要健康教育解决的问题,也是健康教育能够解决的问题,不属于健康促进的工作范畴。又如在一个城市社区针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不能按时检查、服药,不注意膳食和运动等因素开展的干预项目就应该是一个健康教育项目,主要是解决帮助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行为的问题,因此应该以行为干预为重点。如果这个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仅仅是向慢性病患者发放一些媒体材料,传播有关信息,而缺少有针对性的干预活动,那就是仅仅把健康教育活动停留在知识传播上,是“卫生宣传模式”的初级阶段健康教育。如果某市要宣传该市科研机构的某项医学科技成果,或者某地卫生行政当局利用当地的媒体宣传某个阶段的工作政绩,如召开的某个重要会议,或者就行业改革下发了什么文件,或者表彰了多少先进集体等等,这些工作属于单纯的信息传播,所以属于卫生宣传的范畴。
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的工作和项目需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一起来做,才能实现目标。就如上面举的碘缺乏病防治项目的例子,要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共同为实现项目目标发挥作用、承担责任,解决碘盐的制造、运输、销售和消除私盐(非碘盐)等问题,必须运用健康促进的策略;而要使项目实施的成果能够被群众接受,并真正产生健康的效果,就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对碘盐的认识,改变群众使用碘盐的习惯和帮助群众掌握正确使用碘盐的方法;而通过卫生宣传工作在项目实施地区向群众传播该项目启动的信息、宣传项目的目标和意义则是卫生宣传的工作范畴。
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理解,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卫生宣传三项工作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但是又各有自己的工作目标,互相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代替,更没有高低之分。尽管健康促进策略中含“教育”或“健康教育”的内容,但是健康促进本身是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它不能代替专门针对行为问题的、技术性和学术性很强的健康教育科学。我们可以思考“战略”和“战术”的关系,或者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与卫生部的关系,可能有助于对这种关系的理解。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卫生宣传之比较

  

卫生宣传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卫生宣传(Hygiene Propaganda/ Health Spread)系指在群众中进行有关卫生工作、环境保护及改造和健康保健等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也包括对卫生政策、法规、条例和卫生科技信息的传播与扩散。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 )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 是指运用行政的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

  

  

  

传播与健康相关的信息(包括人类生存环境(自然)的保护和改造/杀灭致病生物/卫生工作/卫生政策、法规、条例/卫生与医学科技/卫生保健知识)。

  

传播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以卫生保健知识为主);

对个体和群体目标人群进行健康观、价值观的认知教育以及保健技能培训;

针对不健康行为进行干预。      

                                   

协调社会有关部门,形成承担健康社会责任的共识,从而促进制定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性社会环境;调整卫生服务方向;提高社区维护健康的能力;加强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社会人群发展保健技能和改变不健康行为提供条件。

工作目

以受众接收信息为目标。

以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改变为目标。

以建立社会联盟、实现社会相关部门和社区履行对健康的社会责任为目标。

  

  

多为单向传播;

受众泛化;

不注重信息反馈和效果评价;

  

属于行动领域

以传播健康知识为基础,传播注重双向交流及对

行为的影响;

注重行为改变;

注重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设计注重健康问题诊断、传播策略、干预方法和评价;

评价注重行为目标;

讲究科学性。

以倡导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合作关系和联盟为主要工作方法;

以政策、教育和卫生服务为基本支柱;

注重环境改变。

属于行动领域。

艺术性高于科学性。

无理论

有理论:以行为学、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预防医学、社会市场学的理论为基础形成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未形成健康促进自身的理论体系(健康教育的理论在健康促进中得到运用)

  

  

无学科特性

多(跨)学科性

无学科特性/跨学科而又无学科性

  


第三节   健康教育的功能、工作原理和特点

  

一、健康教育的功能

(一)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卫生保健领域,健康教育是以消除或减少不健康的行为因素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特点的。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认知教育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行为学的研究表明,知识与行为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但不完全是因果关系。一个人的行为与知识有关,也与其价值观和信念有关,更与长期的生活环境有关。知识是基础,但知识转变成行为尚需要外界条件,而健康教育就是这种促进把知识转变成行为的重要条件。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这样的事实,如在男医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吸烟,是他们不懂得吸烟的危害吗?不是的,而是他们的习惯已经形成,而且他们的信念和价值观也存在不健康的因素。要改变他们的行为,需用健康教育中行为干预的方法来帮助他们戒烟。健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把健康知识转变成健康行为。这是一门知识,也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科学。

(二)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与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关,如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现代人类所患疾病中有45%47%与生活方式有关,而死亡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有关。在美国,不健康生活方式占总死因中的49%60%,在我国占373%。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大转移以后,我国的经济出现了持续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快速变化。在这些生活方式的变化中有有利于健康的变化,如卫生条件改善和个人卫生意识提高使更多人讲究个人和家庭卫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更多人注意环境的保护;物质的丰富和收入的提高使更多人增加了动物蛋白的摄入量;……而另一方面,对健康不利的生活方式改变也有许多,如食物过于精细;油脂的摄入量大大超过人体的需要量;体力活动减少;精神压力增大;烟酒的消耗量增加;……而这些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我国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升高。在我国,1979年高血压的患病率为773%,而1991年就上升到了1188%。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多数地区超重的人数增加了26倍。而糖尿病的患病率从1998年的476%上升到2002年的590%,北京市已达104%,而1990年北京市只有456%。可以预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将对生活在21世纪的人类的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当前,甚或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人类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更没有预防的疫苗。要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降低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损害程度,只能依靠健康教育。通过广泛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帮助人们懂得健康的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就能有效地预防、减少或推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这也是发达国家在应对慢性病威胁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三)预防传染病

当今流行严重的某些传染病不仅仅是微生物致病的结果,而且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例如,性病、艾滋病、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痢疾等传染病就直接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关。

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已经有6000万,我国也已经接近100万。如果我们国家不能有效控制艾滋病的发展趋势,专家估计到2010年就有可能突破1000万。艾滋病将可能摧毁我们的国民经济,威胁国家安全。怎么有效预防艾滋病是人类共同面对的一个世界性难题。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要不患艾滋病也是容易的,因为艾滋病完全是一种人类可以通过自身行为改变而有效预防的疾病。因此,运用健康教育手段广泛传播预防知识,干预高危行为就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即使是有了艾滋病疫苗,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将仍然是预防艾滋病不可缺少的有力武器。在性病的预防控制方面也同样如此,在血吸虫、疟疾、肝炎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方面也同样需要人们行为改变的配合,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四)帮助遏止医疗费用的急剧上涨

西方工业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医疗费用急剧上涨,例如美国在60年代的医疗卫生事业的花费是国民总产值的4%5%,而到80年代就上升到11%。最近20年虽有控制但还是在上升,1991年的报告是1375%。我国自90年代初以来,人均医疗费用年增长率在20%以上,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还将有更快增长的趋势,甚至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国力将感受医疗负担的重压。

科学技术发展,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检查治疗手段不断进步,花费也越来越高;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的医疗费用上升;慢性病的发病率上升,治疗费用也不断增加;人们的保健要求也越来越高等因素是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原因。现代的美国,每天要为保健事业支付10亿美元的高昂费用,而且经费压力还在继续加大。在美国,做一个人工心脏手术要用去12 000人次的普通门诊保健费用。对照西方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可以看出我国医疗费用上涨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CT、核磁共振、早期乳腺癌X线检查机等等高科技产品的使用提高了疾病的早期诊断率,但也使得检查费用不断上升。心脏手术、肾透析、脏器移植等医疗技术的发展的确救活了许多的病人,但医疗费用的确也高得惊人。而且,大部分的医疗费用是花在了慢性病的治疗上。近二十年来,我国医疗费用已经出现了急剧上涨的趋势,这是我国卫生保健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要遏止医疗费用的急剧上涨,最好的办法就是有效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健康教育就是预防和减少慢性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因此,从战略上看,健康教育又能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

(五)适应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需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改革,市场经济的机制必将全面影响我国人民的生活。岗位将不再是永恒的,工作将是有挑战性的,竞争、紧张、压力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感受。而社会的变革必然还将影响到家庭,我国传统家庭格局也将会随社会变革而打破。家庭问题、婚姻问题、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老人的赡养问题等等,将是许多人要面对的现实。可以预见,在今后2050年里,人们将会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心理专家所指出的,心理问题将是21世纪人们面临的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而随着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心理健康将会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只管治疗身体疾病、不管心理健康的卫生保健服务将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而心理教育和心理干预是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将是适应人民群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内容。

  

二、健康教育的工作原理

健康教育是一门通过改变行为来促进健康的科学,它是结合教育学、行为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和预防医学等学科知识和工作方法进行工作的,其原理是运用社会学和流行病学方法诊断社区或人群的健康问题,找出健康教育的“靶”问题。并以提高科学认知为基础、以树立正确态度为关键、以掌握保健技能为支持、以改变行为为目标进行工作。

人们的行为与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有关,为了让人们能够采纳健康行为、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很重要的一类工作就是向人们传授有关健康的知识,帮助人们理解健康与行为的关系,懂得采纳和坚持健康行为的原因,知其“所以然”。因此,让人们从学习中获得知识,以认知作为人们行为取向的基础,这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

知识虽然影响人们的行为,但是人们对自身行为的态度、价值观念、对自身和他人健康的态度、对外界环境的态度等更具有相对重要性。健康教育工作针对人们的这些态度问题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人们改变不正确的态度,树立对健康的积极态度和正确的信念,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在态度改变之后,所拥有的健康知识才能真正起作用。

人们在保护和增进健康的努力中不能缺少了保健技能,保健技能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为保健技能是某些保健行为能否建立和产生正面效果的基础。因此,帮助人们学习和掌握保健技能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健康教育改变人们行为的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

人们的生活方式实际就是人们日常的行为习惯。针对某些特定行为采用直接的指导、引导、训练、纠正、调适等措施使其改变是健康教育对不健康行为的干预。要达到人们能够改变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或行为习惯的目标,除了以上涉及到的知识、态度、技能等因素外,对有些行为必须实施特定的干预。人的行为不仅受到知识、态度、价值观、技能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环境的影响。支持环境(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是行为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健康促进通过政策开发和物质环境的建设为行为改变提供支持。(参看本章第三节关于健康促进和卫生宣传)

健康教育的工作原理是动员各种对行为改变起作用的因素,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条件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行为,建立健康行为。

  

  

                                                        

                                                                                                                

个体              

                                 价值观                         干预                                            行为改变

                                                                                             群体                

                                   

                                                                  

  

  

                                                             健康教育工作原理

  

  

三、健康教育的特点

比较健康教育与其他卫生科学和学科,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1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前面已经提到,健康教育的理论是从多门学科发展而来的。因此,健康教育具有多学科的特点。而从大学科的角度看,健康教育既具有自然科学特征也具有社会科学特征,而且更靠近社会科学,这是健康教育的学科特点。

2以行为改变为目标:健康教育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人的行为问题,所以改变人们不健康行为和帮助人们建立健康行为是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它与以减轻症状、治愈疾病为目标的医学和以阻断传播途径、杀灭致病生物、增强人体免疫力为目标的卫生防疫不同,具有明显的特点。虽然促进健康的目的是相同的,但是各自所要实现的中间目标不一样。

3 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健康教育要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首先要实现行为改变的目标。健康教育主要是使用传播、教育和干预的手段来促使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广义上讲,传播和教育也都可以包括在干预之中,但为了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活动、针对态度(观念)和技能的教育活动与针对行为的直接干预(指导、纠正等)活动有所区别,将传播、教育和干预并列起来更为明确和全面。因此,健康教育促进人民健康所使用的手段与医学、卫生防疫所使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手段也不同。

4注重计划设计和效果评价:全面的、完整的健康教育项目应该从科学的设计开始。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并非是健康教育人员的“闭门造车”,而是要到人群和社区中去,对健康问题进行诊断(分析),确定健康教育项目的优先领域和主攻方向,找出需要健康教育发挥作用的行为问题,并确定行为改变的目标,设计出实现行为改变目标的干预过程计划。对健康教育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对传播、教育和干预的过程要进行评价,还要对传播、教育和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也就是要对目标人群在健康知识的增长、对健康问题的态度的转变、健康行为的建立和不健康行为的改变的效果进行评价,对健康状况改善的效果也要进行评价。但是,由于知识和态度方面的效果要落实到行为的改变上,而健康状况改善的效果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出现,在评价中还需要排除其他干扰因素,所以在实际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活动中多以行为改变的效果评价为重点。

5评价健康教育对改善健康状况的直接效果有较大难度:人们的健康状况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虽然行为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但是行为改变促进健康的效果评价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方面,行为改变后出现健康状况改善的效果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这就不能很快评价出“即时效应”;另一方面,经济水平、社会环境、卫生服务、文化教育等因素都会同时作用到目标人群身上,这些因素的改变对健康状况的改善必然会产生作用。因此,要评价健康教育对健康状况改善所起的作用就必须排除这些因素所产生的影响。这样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很好的对照设计才行。

6有领域而又无领域: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从这个角度讲健康教育有自己的领域。但是从工作范围和领域来看,健康教育工作不像其他一些专业如劳动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营养卫生、妇幼保健和传染病、慢性病等专业那样有自己的相对“封闭”的工作“领地”,而健康教育工作则是“敞开大门”的工作,它的工作和研究必须是建立在与其他卫生工作领域相结合的基础上。健康教育不能搞“关门主义”,健康教育只有是在为其他领域提供服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体现其学科性。也就是说,实际的健康教育工作必然是诸如职业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环境卫生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预防某些疾病的健康教育(如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预防结核病健康教育、预防高血压健康教育、预防冠心病健康教育)等等。离开了与其他领域的结合和为其他领域提供服务,健康教育就不能独立存在。从这个角度讲健康教育又是没有自己独立的“领域”的。

  

  

思考题:

  

1.               健康教育的概念

2.               健康促进的概念

3.               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4.               健康教育的学科特性是什么

5.               健康教育的手段是什么

6.               健康教育的评价有什么特点

7.               为什么说健康教育既有领域而又无领域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健康连线版权所有   技术维护:北京华康源信息咨询中心     京ICP备10001050号-1    重要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