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雁飞宣读《2011’中国慢性病防控论坛倡议书》
医学界应勇担历史责任,大力开展医学科普教育 ——2011’中国慢性病防控论坛倡议书
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国民首位的健康威胁。2005年,我国因各种因素导致的约1030万死亡人口中,慢性病所占比例超过80%;2010年,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负担占总负担比重已高达68.6%。不仅如此,我国慢性病的发展速度惊人。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调查地区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为20%,据此推算全国2008年慢性病总病例数达到2.6亿,比2003年增加了6千万。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慢性病的潜在危险十分突出。据估计,2010年我国至少有5.8亿人具有一种或以上与慢性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其中70-85%发生在65岁以下的人群。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生活方式和营养危险因素将使中国的慢性病负担增长50%。由此可见,慢性病防治已成为事关全局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 通过干预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大部分慢性病可以被预防和延缓发病并减轻危害。科学研究发现,有效干预不合理膳食及过多的能量摄入、缺乏体力活动、吸烟等慢性病共有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可以预防80%的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以及40%的肿瘤。由此可知,帮助个体选择健康的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当前控制我国慢性病迅速蔓延的必要和有效手段。 国际社会公认,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是实现全人群健康的必然选择。因此,需要动员全社会和多部门的力量,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相关信息,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要通过健康教育鼓励或劝说人们改变自己不健康的行为,要对高危人群大力开展针对吸烟、膳食和体力活动的生活方式干预,帮助人们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 医学界作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卫士,是遏制我国慢性病迅速蔓延的重要力量,应该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因为医务人员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学术地位,是开展全民健康教育的最佳人选;广大医务人员的医学实践是开展包括传染病和慢性病在内的医学科普活动的最适宜领域;医务人员开展医学科普讲座、撰写科普文章是进行大众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总之,医务人员能够在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整合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为保证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参与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同时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成为全民健康行动的积极参与者和践行者,我们呼吁医疗卫生主管部门: 1.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中。 2.将开展医学科普工作列入医务人员医学实践的工作内容,并作为医务人员工作绩效评价和技术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之一。 与此同时,我们向全国所有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倡议: 1.医务人员在日常医学诊疗过程中,要针对患者或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并根据需要开具健康处方。 2.医务人员要积极参加各种医学科普活动,成为健康知识的宣讲员。 3.医务人员要结合本专业特点,主动撰写科普文章,通过大众媒体、网络等新型科普阵地,科学严谨地传播健康知识。 医务界的同行们,让我们携起手来,齐心协力,共筑防线,为应对我国慢性病的严峻挑战而贡献我们的知识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