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组: Health_links@googlegroups.com     QQ群:217486938

                    

           站长信箱: helinks@gmail.com   站长微博:健康者连线 http://weibo.com/u/1405856327

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资讯 > 热点话题 > 健康传播 > 详细内容
中国最火电视栏目(之六)《养生堂》:献给亲人的爱
发布时间:2012/9/15  阅读次数:505  字体大小: 【】 【】【

  

中国最火电视栏目(之六)《养生堂》:献给亲人的爱

董晓伟 强德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6月27日    第  05 版)


  《养生堂》节目录制现场

  

             2009年,《养生堂》在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开创,首播年实际平均收视率为2.69%,单期节目最高收视率为4.68%,当年就将原时段的收视率提高了8倍。

  2011年,《养生堂》移到北京卫视播出,全国平均收视率达到0.50%,与2010年同时段相比,提升幅度高达256%,增长两倍半。

  目前,《养生堂》在省级卫视同时段与健康养生节目类型中均是全国收视第一。BTV官网点击率周平均20万,在北京电视台所有栏目中居第一位。

  2012年上半年,《养生堂》相继获得电视民生类年度品牌节目、年度制片人、优秀主持人,全国健康品牌栏目、全国金牌主持人、第六届记录中国创优栏目等多个奖项。

  

  养生节目火爆:

  大众对健康有刚性需求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郭阿姨,退休前是一名会计。但最近,亲戚朋友们发现:从没学过医的郭阿姨竟成了“养生达人”!

  在平时的聊天中,郭阿姨总会说出一些养生小妙招,比如“总打呼噜可能是高血压、冠心病”、“风湿病人要吃得清淡”、“‘满面红光’的人不一定就健康,还有可能是高血压、结核病的症状呢”等等,专业程度丝毫不输养生“行内人”。而她讲的这些知识,都是从北京卫视的《养生堂》节目中学来的。

  郭阿姨笑称:“我绝对是《养生堂》的‘铁杆粉丝’!从2009年节目开播到现在,基本上一集不落。”她还拿出一个厚厚的记事本,向笔者展示:“这些都是看节目的过程中做的笔记。”

  像郭阿姨这样的热情观众绝不是个例。据统计,北京电视台96168热线电话平均每天接到咨询《养生堂》栏目的电话量超过200个;《养生堂》在BTV官网的点击率每周平均20万,居北京电视台所有栏目之首。

  《养生堂》的火爆绝非偶然,从近日北京市公布的2011年度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报告》就可以看出端倪。《报告》显示:与上年相比,北京人总体健康状况改善,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持续走高,半数北京居民血脂异常,近四成居民体重超标。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膳食结构不合理。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人们身体透支严重,城市中亚健康状况早已普遍存在。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凯认为,养生节目的火爆其实是伴随社会发展,大众对健康的刚性需求所致。“人们看待健康的标准提高了,过去人们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只局限在‘躯体健康’的层面;现在人们看待健康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等。”

  此外,《养生堂》节目制片人伍立表示,当前“挂号难、看病贵”的现状也是养生节目高收视率的助推器。

  那么作为养生节目的佼佼者,《养生堂》究竟吸引了哪些群体的眼球?

  据一项调查显示,《养生堂》的大部分观众集中在45岁以上。而通过接听热线电话,编导们也发现60%以上是女性。伍立坦言:“由于播出时段(下午17∶20-18∶17)的限制,我们的主要观众群就是已退休的大爷大妈们。”

  在他看来,一个栏目如果想适应从8岁到80岁、从城市到乡村的所有观众,那是不现实的,“如果你播下1000粒种子,并让这1000粒种子都生长开花,你只能收获一地杂草!”

  成功之处:

  把观众当亲人,让权威走向台前

  “《养生堂》紧紧抓住中老年观众的收视需求,它的简单和实用促使电视对娱乐潮的反思,让电视的性格缺陷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弥补。”这是第三届《综艺》年度节目奖给予《养生堂》的颁奖词。

  能从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养生堂》确实具有特别之处。

  伍立说,一个访谈节目,过去常常关注“谁在说?说什么?怎么说?”但策划这个节目时,他们更关注的是“为谁说”。从一开始,节目组就把“《养生堂》——献给亲人的爱”,作为整个团队的追求,所以“为谁说”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为亲人说”。

  因为是为自己的亲人说,所以《养生堂》拒绝了许多养生畅销书作家做节目的要求。“那些绝对的说法、卖大力丸式的吆喝固然能造成一时的轰动、提高栏目的收视率,但它对观众和栏目造成的损害却是长期的。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事不能干。”伍立表示。

  另一方面,既然是说给亲人听,如何让亲人们“听得懂、学得会、做得到”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制作节目的基本要求。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编导在同专家接触时,一直坚持“不管遇到多大的腕儿,自己才是电视专家,节目怎么开头、如何架构、怎样起承转合都必须听我们的。”虽然因此曾与专家有过摩擦,但收视结果证明了坚持的正确性。

  曾多次参加节目录制的程凯表示,《养生堂》之所以能够经年不衰,与节目组和专家们的努力分不开。回忆起2011年初的录制经历,他说:“为了让观众听明白,先要对编导讲明白,但编导们并不是中医出身,所以好几次我们都探讨到深夜。”他感慨道,“这的确是我遇到的养生节目中最敬业的团队”!

  另一位人气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医生于康,对节目组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也印象深刻。曾经为了某一个选题,他和栏目编导去查阅权威文献;也曾因某食物营养素的含量而反复查找《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他笑言:“所需要花费的精力完全比得上完成一篇学术文章!”一旦发现不当、不实的论点,哪怕已经完成录制,节目组也会不惜成本,坚决改正。

  《养生堂》重点关注“为谁说”,但不代表他们就忽视了“谁在说”。

  伍立透露:“我们邀请的嘉宾,不论中医还是西医,全是三甲医院的院长、副院长,重点科室的主要负责人,或国家级老中医及其传承人,他们都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而栏目组在2010年底,就成立了专家顾问团。顾问团成员主要由国家顶级医学专业机构专家、中华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中医权威专家、院士担当。它已成为《养生堂》最权威的专业指导机构。

  随着节目影响力的不断扩大,2012年6月21日,《养生堂》栏目又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共同策划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以及疾病防治领域的相关活动,让更多的专家学者走到台前。

  更多贡献:

  沟通医患,推广传统医学

  “我看《养生堂》一年多了,学会了如何量血压、如何用药、如何饮食,实践后确实收到不错的效果。”山西的热心观众秦先生说。从《养生堂》节目里学到的知识中,令他印象最深的要属北京中医药大学程凯博士传授的“针刺放血疗法”。“以前感冒发烧都要持续好多天,还要吃很多药,有时还不见效。”他说,“切身使用‘针刺放血疗法’后,发现它确实很有效!这种物理治疗的方法,我觉得很实用。”

  作为栏目制片人,伍立也很关注节目对观众的影响。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11年10月,《养生堂》播出了北京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的节目,他在节目中讲到肠镜检查对于早期发现肠道肿瘤的重要性。节目播出后,有一位观众在季院长的微博上留言:“今天或许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天,看了您在《养生堂》的节目,我的父母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爸爸发现了乙状结肠癌,想说谢谢!或许您救了他一命!我真的不能没有他!”

  不仅广大观众从《养生堂》中获益,不少参与节目录制的嘉宾也提高了知名度。

  2009年,北京东直门中医院与节目合作比较密切。据统计,整个东直门中医院当年门诊量比前一年提高1/4,而几位上过节目的专家的门诊量是三倍甚至十倍增长。

  参加过40集节目录制的程凯,对电视节目的“爆炸”效应也体会深刻:“我爷爷程莘农院士在行内尽人皆知,但对普通大众来说,可能比较遥远,程氏针灸虽然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接受过治疗的人并非多数,通过这档节目,的确有很多人认识了我,也认识了程氏针灸。”

  对于《养生堂》的影响,伍立很自豪:“节目在介绍实用养生知识的同时,也介绍专家的工作经历、人生感悟。比如常用三副药就解决问题、人称‘周三副’的周乐年,关怀病人无微不至、做了近万台手术的院士郭应禄等,都在观众中引起不错的反响,可以说,专栏潜移默化地拉近了医患距离。”

  就节目对中医药发展的贡献而言,程凯表示,“电视养生节目让更多人了解中医,只有了解中医,才会有更多的人去尝试、去接受,中医也才会有生存和发展的肥沃土壤”。他认为《养生堂》恰好就是这样一座桥梁,可以沟通中医专业知识与大众,推广中国传统医学。

  “领头的狗才能欣赏到一路的风景”,伍立曾引用爱斯基摩人的这句话激励《养生堂》的全体员工。而他们的目标就是“做成有深度、有思想、有灵魂的节目,把养生之术、健康之道,更重要的是把爱——献给我们的亲人”。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健康连线版权所有   技术维护:北京华康源信息咨询中心     京ICP备10001050号-1    重要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