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组: Health_links@googlegroups.com     QQ群:217486938

                    

           站长信箱: helinks@gmail.com   站长微博:健康者连线 http://weibo.com/u/1405856327

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资讯 > 最新消息动态 > 突发事件风险沟通 > 详细内容
强化麻疹接种专题事件
发布时间:2010/9/10  阅读次数:628  字体大小: 【】 【】【

强化麻疹接种专题事件

9月11日至20日,全国范围内将统一开展一次 以8月龄至4周岁儿童为主要接种对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其中,北京、黑龙江、上海、河南和广西等省(区、市)强化免疫年龄范围扩大至14周岁,吉林、海南和青海等省强化免疫年龄范围扩大至6周岁。社会各界对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关注备至,详情见专题。
消灭麻疹,为何要打强化疫苗?1961年和2000年,在疫苗的帮助下,中国消灭了天花和脊髓灰质炎两种烈性传染病。如今,力争2012年消灭麻疹的战役已经打响。在这场战役中,中国计划在9月11日—20日,为近1亿儿童免费强化接种麻疹疫苗。
9月1日,国家卫生部举行通气会,邀请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郝阳副局长,卫生部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赵铠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梁晓峰主任,就此次接种中大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1.麻疹危害到底有多大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我国民间曾有“孩子出过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的说法,这里的痘是天花,疹就是麻疹。这种传染病一旦爆发,后果非常严重。如我国在1959年发生了全国范围内的麻疹大流行,报告发病数约1000万,死亡人数30万,年报告发病率高达1432/10万,病死率约3%。即使是麻疹疫苗已出现了40多年的现在,麻疹仍是造成儿童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据估算,2006年全球约有24.2万人死于麻疹,相当于每天663人或每小时27人死于麻疹。
2.哪些国家大规模接种过世界各国为实现控制及消除麻疹的目标,在加强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均开展了一系列强化免疫活动。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2000年至2008年期间,在世界卫生组织六个区域中,共13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407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经过疫苗一轮轮的坚强防守,全球麻疹发病率也已大幅下降。2004年,全球报告病例50.97万,2008年下降到28.19万。5年间,非洲区、东地中海区、欧洲区麻疹报告发病降幅均在70%以上;在疫情控制最成功的美洲区,2002年后已无本土麻疹病例。
3.为什么要全国强化接种强化接种疫苗是降低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手段。不仅国外,在国内也得到证实。从2004年—2009年,我国先后有27个省份开展过本省范围的消除麻疹强化免疫活动,麻疹疫情较之前的降幅均在90%以上。如海南省2006年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大幅下降,近年发病率一直低于0.1/10万。本次全国强化免疫是实现《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目标,将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0.1/10万,消除麻疹的重要一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一方面可以为以前没接种过疫苗、或因个体差异等原因免疫不成功的儿童提供一次补种的机会;另一方面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形成免疫屏障,接种疫苗不仅是保护自己,如果人群中90%以上都接种了疫苗,就能有效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为了加速消除麻疹,卫生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针对适龄儿童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央财政还特别了安排了1.57亿元经费。
4.多大的孩子需要接种根据各省的麻疹发病情况和以往开展强化免疫状况,卫生部确定了今年强化免疫目标人群的年龄范围。其中,北京、上海、河南、黑龙江和广西为8月龄—14岁儿童;吉林、海南、青海为8月龄—6岁儿童;其他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8月龄—4岁儿童。各省结合实际情况,也可扩大目标人群年龄范围。初步统计全国将对近1亿儿童接种麻疹疫苗。
5.得过麻疹或打过麻疹疫苗的还用接种吗除具有接种禁忌证的人群外,其他目标人群都应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强化免疫期间接种麻疹疫苗。
6.哪些孩子不能接种此次强化接种的禁忌症与以往相同,预防接种前,请家长务必了解孩子的身体健康状态并如实告知接种医生。如果孩子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或抗生素过敏,或曾患严重过敏性疾病等情况,均不宜接种疫苗。
7.本次接种是全部免费吗本次强化免疫对儿童家长不收取任何费用,疫苗及注射器费用均由国家财政负担。
8.孩子的户口在安徽,能在北京能打疫苗吗预防接种实行居住地管理,不管孩子有没有本地户口,均可以在现居住地接种,不必回老家。
9.打麻腮风疫苗的时间和麻疹疫苗的时间冲突,怎么办在强化免疫期间,建议按接种点安排统一接种麻疹疫苗。接种完后,可让接种医生预约一个月后的常规麻腮风(或麻风、麻腮)疫苗的接种。
10.多次接种疫苗,会不会增大不良反应的风险疫苗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多数不良反应都是一般的不良反应,如发烧等。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多次接种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复种或者第三次接种,会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头一次接种免疫成功的,第二次接种反应就会更轻。
11.发生不良反应该怎么办家长一旦怀疑自己的孩子接种麻疹疫苗发生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当地接种单位或疾控机构,报告反应的发生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临床诊治。请家长在接种时主动向接种医生索取当地接种单位或疾控机构的联系方式。
12.暂时不能打,何时补种3个月内接种过免疫球蛋白,可以预约补种疫苗;近期注射过麻疹疫苗或其他减毒活疫苗,需间隔1个月后补种;强化免疫期间有感冒、发热等症状,待恢复健康后进行补种。http://health.people.com.cn/GB/12686131.html
  
麻疹疫苗被传慢性毒药全民强化免疫为何惹是非? 来源:财新网 2010年09月10日1.57亿元中央财政投入;约1亿儿童——9月初,一场全国性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运动拉开大幕。9月11日至20日,全国范围内将统一开展一次 以8月龄至4周岁儿童为主要接种对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其中,北京、黑龙江、上海、河南和广西等省(区、市)强化免疫年龄范围扩大至14周岁,吉林、海南和青海等省强化免疫年龄范围扩大至6周岁。大幕刚刚开启,首先迎来的却是公众的质疑。新学期刚开学,北京大学免疫学系副教授王月丹在女儿幼儿园的小黑板上看到了一则强化接种麻疹疫苗的通知。王月丹随即在自己的博客表达了对强化免疫的“遗憾、伤心”,并宣称,“如果是自愿,我不准备带女儿进行麻疹疫苗的强化接种”。 对于他的某些观点,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武汉大学免疫学界相关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不能认同”;而王也在次日发表博文,称自己“对于这次疫苗的接种,只是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这些都不能阻挡其博文在网络上的迅速传播,他的观点更因“免疫学副教授”的身份格外引人注目。与此同时,“麻疹疫苗是慢性毒药”、“神秘疫苗”等说法也浮出水面。许多家长也有一个共同的疑惑:他们的孩子都按照国家计划免疫的步骤,在第8个月和第18个月(2005年之前是8个月和6周岁)接种了麻疹疫苗。他们的问题是,“既然打过了,为什么还要打?”最感疑惑的莫过于广东等地家长。2009年3月至4月,广东对全省范围内所有8个月至14岁儿童进行了一次麻疹强化免疫,今年再次加入了全国性的强化免疫。这意味着,当前26个月至4岁的广东儿童,如果一直参加常规免疫,今年将是第四次接种麻疹疫苗。几天前,一位北京家长发现,依据“知情、同意、自愿、免费”原则制定的强化免疫《知情同意书》上,“竟然没有‘不同意’这一栏。”在人类战胜疾病的历史上,强化免疫并不鲜见。只是,耗资巨大,涉及范围如此之广的全国性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果真是一项当前必须实施的公共卫生运动吗?目前的实施方案,是否精心挑选后的最佳方案?
麻疹高发成因在解释此次强化免疫的目的时,卫生部称:“一方面是为既往未接种过疫苗的儿童,或因个体差异等其他原因免疫不成功的儿童提供一次补种的机会,从而使儿童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在短时间内对特定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可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形成免疫屏障,有效阻断麻疹病毒传播。”麻疹发病率居高,是实施此次强化免疫的主要理由之一。“尽管2009年麻疹发病处于我国历史的最低水平,但病例数仍达5万人,仍然有39人因为麻疹死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多次提及这组数据。  北京某大型传染病医院的刘医生(化名)的直观感受颇能印证这一点。“2005年,仅我们医院就一下子接收了大约1000例麻疹病人,这两年的病例也都在700例-800例之间。”刘医生对财新记者表示,“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2005年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一年也就接诊100多例麻疹病人。”中国政府报告给世界卫生组织(下称WHO)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之后,中国的麻疹发病率一路攀高,在2008年达到顶点,为13.1万例。中国麻疹发病率偏高的原因何在?王月丹在博客中曾经怀疑:也许是病毒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不过,《中国疫苗与免疫》杂志一篇对中国2008年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情况分析后显示,中国本土的麻疹病毒并未变异,“全部为麻疹野病毒H1基因型中的H1a亚型”。在很多人看来,流动人口的免疫空白,是麻疹病例增多理所当然的因素。“流动人口增多,他们常常是接种的盲点。”北京某社区医疗中心防保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对财新记者表示。今年夏天,该社区医疗中心每个月都能接诊十几例麻疹病人,“大多是外来人口”。多项研究的确证明了这一点。一篇《2008年郑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显示,市城区麻疹病例数约占全部病例数的三分之二,全市范围内流动人口病例占病例总数的32.82% ,而市区内流动人口病例则占相应地区病例总数的44. 89%。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市城区内,全人群的麻疹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区域。麻疹疫苗的保存不当使疫苗效力减弱也是原因之一。2009年《中国预防医学杂志》上一篇对高淳县75例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指出,“14例免疫后病例中12例在8岁后发病,提示今后应进一步规范冷链运转与接种技术管理,提高免疫成功率,确保免疫接种工作质量。”此外,麻疹发病率还呈现出新的人群特征。前述针对郑州的研究也显示,不满8月龄儿童病例在确诊病例中的构成比为19.01%,已超过此前的一些报道,也高于2006年-2007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专家据此怀疑,这些儿童的母亲尽管生于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后,但很多人的免疫史仍然空白,或者疫苗免疫效力已经丧失,致使儿童不能胎传抗体获得麻疹免疫力。真实接种率在刘医生看来,中国麻疹高发病率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过去麻疹疫苗接种的剂量不足”。WHO中国办公室免疫规划组组长Lisa Cairns博士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尽管中国报告的日常免疫接种率很高,中国2009年报告的麻疹病例仍占西太平洋地区所有病例数的86%,因此,接下来的强化免疫运动将是中国以及西太平洋地区迈向消除麻疹的重要一步。” 如Lisa Cairns所言,中国报告给WHO的麻疹日常免疫接种率很高。除2001年麻疹疫苗第一针、第二针的接种率均不足80%,2005年接种率分别为86%、84%以外,2001年以来的其余年份,两针接种率均超过90%,甚至2002年、2003年、2009年均接近100%。这无疑是一组近乎完美的数据。事实上,将这组数据和麻疹发病率相联系,很容易让人怀疑疫苗的质量。正如一位广东家长所怀疑的:“近年来,广东已多次要求全面补种。这只能说明一个情况,多年来广东地区接种的麻疹疫苗是无效的。”但接受财新记者采访的多位流行病学、免疫学专家均表示,相信中国产麻疹疫苗的质量。卫生部和中国疾控中心也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疫苗的质量与安全性。“中国生产、使用麻疹疫苗已经长达几十年,质量没有问题,麻疹疫苗本身也被证明是安全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对财新记者说。2009年初冬,黄建始曾对刚刚上市的甲流疫苗说“不”,但对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他投了“赞成票”。有关接种率的数据,在黄建始看来,“就如同房价翻了几番,而统计局的结果仍然显示房价上涨60%一样——不可信。”
现实的接种率究竟是怎样的?发表于今年5月《中国公共卫生》上的一篇文章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在对2005年-2008年天津麻疹疫情升高原因进行分析时,作者指出,“近5年来, 8月龄-7岁病例的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详者占65% ,有1剂次以上免疫史仅为35%,其中外来流动人口仅为25%。推算2005年-2008年8月龄-15岁儿童的麻疹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分别为72.155%、69.135%、74.103%、74.103%,其中本地儿童分别为83.173%、78.159%、81.113%、79.118%,外来流动儿童分别为45.159%、53.151%、44.106%、54.105%。”不难发现,2008年年龄为8个月至7岁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的时间恰是2002年之后“完美数据”诞生之际。而作者推算出的接种率却距离近100%的“完美数据”相去甚远。天津,这个2009年GDP总量排名第20位的直辖市的“现实”并非孤例。一项对云南迪庆州2005年-2007年麻疹监测分析现实,迪庆州麻疹发病呈现明显的回升趋势,疫情特征为流动人口病例占了一定比例(9.19%),20岁以下病例占大多数(72.11%),未免疫和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占大多数(82.19%)。另一项对甘肃省甘南州2008年麻疹监测的分析也显示,甘南州麻疹发病呈现明显的回升趋势,疫情特征为流动人口病例占了一定的比例(10.78%),15岁以下病例占大多数(75.144%),未免疫和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占大多数(56.158%)。
如此“现实”之下,“完美数据”从何而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赵根明向财新记者介绍,当前,疫苗接种率统计采取的是上报机制,即由各地社区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等负责疫苗接种的单位定期向上级疾控部门上报疫苗接种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2004年发布的“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规定,在接种单位的辖区范围内,常住户口和外来人口的适龄儿童均为“应种人数”,而本次接种某疫苗某针(次)应种人数中的实际接种人数为“实种人数”。后者除以前者再乘以100%即得出“接种率”。实际的工作远非简单的加减乘除。赵根明表示,“当前人口流动太快,外来人口常常难以纳入统计。”计划生育政策也是横亘在这一上报机制前的一道障碍。刘医生对财新记者说,“很多超生人口,根本不愿意让你知道他的存在,又如何统计呢?在人口普查之前,政府也并不掌握这些人口的状态。”还有更复杂的原因。2007年发表于《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的《儿童计划免疫疾病抗体水平与报告接种率比较》一文直言,“由于接种率的重要性,各级政府及卫生部门对此较为敏感,接种率的报告与调查常受到人为因素干扰;专家估计的实际接种率与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常有一定差距,部分地区差距甚至较大。”基于对这些“现实”的了解,黄建始说,此次全国性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公共卫生界所做的一件造福于民的事。”
社会动员缺失但一个新的问题是,全国性的强化免疫,是不是填补免疫空白、降低麻疹发病率的惟一途径?事实上,对某些疫情爆发严重的地方实施强化免疫,在国际上并不鲜见。在黄建始的记忆中,上个世纪80年代,他在美国芝加哥就曾遭遇过一次当地的麻疹暴发。当时,芝加哥政府采取的措施正是在当地实施强化免疫。“中国现在的情况和上个世纪80年代的美国很像,你不知道到底谁接种了,谁没有接种。”黄建始说,“在这种情况下,强化免疫就是最好的办法。”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2000年至2008年期间,在世界卫生组织六个区域中,共13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407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在中国所在的西太平洋地区,许多国家通过强化免疫运动来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这些国家包括菲律宾和越南。此次在中国使用的方法也在拉丁美洲,如巴西和阿根廷使用过,并且是由WHO推荐的。”Lisa Cairns博士说。中国近邻韩国、日本实施的强化免疫,均采取了分批次、分年龄组的灵活应对方式,同样效果不俗。韩国2000年-2001年发生了麻疹大规模暴发疫情,之后韩国政府提出到2006年消除麻疹的目标。2001年5月-7月,针对8-16岁学龄儿童开展了麻疹强化免疫,再辅以对3-6岁学龄前儿童开展高质量的入学查验接种证,对3岁以下儿童加强常规两剂次免疫,使接种率大于95%,使得韩国在2002年-2006年间一直维持着消除麻疹的状态。日本从2008年开始针对13-18岁儿童分年龄组分别开展强化免疫,持续五年。2009年麻疹发病数较2008年下降了93%,目前麻疹发病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是,中国此次进行麻疹全国强化免疫,还有另一重原因:2006年,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承诺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如今,距离2012年只有两年,为了和时间赛跑,从理论上来讲,全国性强化免疫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式,于是“消除麻疹”大跃进应运而生。一位疫苗领域的资深业内人士对财新记者证实:中国方面早在一年前便对此事进行了筹备,而世界卫生组织也派出专家团队对此进行了支持。“问题是时机不对。”该人士说,“经历了今年3月的山西疫苗案,当前正是民众对疫苗信任度最低的时候。”在该人士看来,本次强化免疫忽视了广泛的社会动员。“国际上做这件事时一般都得提前3-6个月预热,让大家广泛接受。”在WHO公布的一份“关于计划与实施麻疹与风疹强化免疫运动的指南”上,社会动员也被认为“非常重要”。加强与媒体沟通,保持信息畅通更是其中重要一环。9月7日,Lisa Cairns博士在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在线访谈时,特别提出,“要和公众保持交流,让公众一直能明白强化免疫活动为什么要进行,它有哪些好处”,以及“要对公众保持透明度”。一个假设是,如果没有“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如果把“消除麻疹”的时间推后一些,中国此次强化免疫一定是必须的吗?国内某知名大学流行病学教授向财新记者坦言,“也许那样,就不必推行这一次的全国性强化免疫了。”而在北京某传染病医院刘医生看来,对于消除传染病而言,疫苗见效最快,却不是根本的方法。“来我们医院就诊的传染病患者70%-80%都是流动人口,居住环境差、营养不良、医疗资源的匮乏是他们患病的主要社会因素。”“更好地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是让人民健康的治本之法。” 刘医生对财新记者说。http://business.sohu.com/20100910/n274849634.shtml
  
强化麻疹接种非因病例剧增疫苗未赶工期明天,一场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麻疹疫苗接种行动,将在全国拉开序幕,并持续到20日。但是一些家长提出质疑:“为什么现在要进行强化免疫?”“为什么已经接种过麻疹疫苗还要再进行接种?”“麻疹疫苗安全吗?”……
面对诸多疑问,昨日,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接受本报专访时称,麻疹疫苗经历了44年的检验,是安全可靠的,此次大规模的麻疹疫苗接种,目的是保护人群特别是儿童免得麻疹,也是为了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  
强化免疫日期经国内外专家论证
新京报:为什么要大规模接种麻疹疫苗?梁晓峰:麻疹传染性极强,接种疫苗是预防最有效的手段。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提出了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卫生部也在2006年制定下发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经国内外专家论证,确定今年9月11日-20日在全国范围统一开展一次以8月龄-4周岁儿童为主要接种对象的强化免疫活动。
新京报:为什么要选择9月份?梁晓峰:9月是麻疹流行的低发季节,也是流感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低发季节,可以尽量避免传染病的干扰,预防接种偶合现象的发生;另外,9月份学生开学,也便于统一接种和管理。
新京报:有人怀疑此次接种是因为中国麻疹病例剧增的缘故。梁晓峰:2009年,全国报告麻疹病例5.2万例,比2008年下降了60.1%;今年上半年,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17%。去年的发病率是3.9/10万,39例死亡,是历史最低水平,所以不能说强化免疫是因为中国麻疹病例剧增。但是,我们距离世卫组织确立的、将发病率降至0.1/10万以下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新京报:这次麻疹疫苗接种难点还很多,那为什么我们当时还要承诺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呢?梁晓峰:过去几年,全国27个省份做过免疫强化,但是我们还有部分遗漏。而且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麻疹发病在我国还是比较严重,虽然死亡率不高,但是发病率还比较高。我国占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地区75%人口,但是病例却占到86%。此外,我国所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的37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25个已经基本实现消除麻疹。这次强化免疫,我们主要是为了保护群众健康。全球6个世界卫生组织区域,5个区域设立了消除的目标,所以全球必须统一行动。
流动人口可在居住地接种
新京报:全国各省麻疹病例分布情况怎么样?北京情况如何?梁晓峰:现在流动人口比较大,有的地区接种了,有的没有接种,就有可能造成麻疹传染。所以现在各地发病有多有少,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今年,京津冀比较高,单北京就上报了2000多例麻疹病例,这其中一是常规免疫毕竟有漏洞,另外也是北京的流动人口比较多。
新京报:这次为了保证流动人口接种,出台了什么样的政策?梁晓峰:不管有没有本地户口,孩子都可以在居住地接种,而且也不需要拿什么证明。另外,像那些边远山区、海岛、牧区,我们也可以采用入户进行接种。过去各个省份都做过以省为单位的强化免疫,效果不太好。全国统一免疫,避免流动人口的问题,更容易消除麻疹。
新京报:如果出现了接种疫苗收费怎么办?梁晓峰:这个肯定是要严查的。这次接种实行免费政策,如果有人向家长收钱,一定要向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投诉。多次接种麻疹疫苗不影响健康
新京报:这次选择8月龄到14岁为接种段,可是麻疹疫苗有效保护期是26-33年,成人也需要接种吗?梁晓峰:从病例上看,多数麻疹都是小孩子得的,所以这次不会给成人接种。
新京报:为什么各省市的年龄段是不同的?梁晓峰:有五个省份是8月龄到14岁儿童,因为这些省份从来没有实施过全省范围内的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三个省份是8月龄到6岁,这是因为他们原来做过一次麻疹强化免疫;其余省份接种对象是8月龄到4岁,属于后续强化免疫。总之,主要是根据各省份麻疹免疫具体情况来定。
新京报:麻疹免疫屏障率是多少?梁晓峰:这次我们要求儿童接种率达到95%。新京报:既然免疫屏障是95%,而不是100%。如果少数家长不让孩子接种,是不是也可以形成免疫屏障?
梁晓峰:我们希望家长打消这种念头。如果大家都这样想,这次免疫接种就无法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了。这5%主要是考虑到了禁忌症的人群,所以希望大家能够配合我们的工作,这既是为了自己的孩子着想,也是为了别人的孩子。
新京报:麻疹疫苗是接种两针,可是现在每人补种一针,能形成免疫吗?梁晓峰:通常情况下,麻疹疫苗在孩子8个月接种第一针的时候,免疫率是85%,在18个月复种后,两针免疫率达到99%,但仍存在免疫不成功的人群。免疫不成功的人群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麻疹局部暴发。强化免疫是为了免疫不成功的人群提供了一次补种的机会,也就是“补漏”。
新京报:可是很多孩子出生之后就接种了两次疫苗,或者已经得过麻疹,是不是就可以不接种?梁晓峰:强化免疫其实是提供了一次补种的机会,因此国际上在开展强化免疫时,通常不考虑目标人群以往的接种情况,都要接种一剂麻疹疫苗,这样才能建立起高水平的人群免疫屏障。
所以,我们还是建议适龄儿童,都再接种一次。
新京报:第三次接种疫苗,会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梁晓峰:绝对不会有影响。国内外的研究也都表明,多次接种麻疹疫苗不会增大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1.1亿支疫苗不存在“赶工期”
新京报:为什么选择上海、武汉、兰州和北京的企业来准备这次疫苗接种。梁晓峰:这次北京的企业生产的比较少,所以要用到其他地方产的疫苗。可以确定,这些企业肯定是有长时间疫苗生产经验和资质的。
新京报:现在已经准备了多少支疫苗?梁晓峰: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已经准备了1.1亿多支,是够用的。
新京报:一年多的时间准备出这1.1亿支疫苗,从生产能力上讲,这个时间算不算“赶工期”?梁晓峰:这么长的时间生产1.1亿支,完全是在生产能力范围内。不存在“赶工期”的问题。
新京报:有人认为在北京使用的疫苗就比在山西、河南、青海这些中西部地区使用的疫苗安全,你怎么看?梁晓峰:全国疫苗的质量都是一样,不合格不会签发合格证,而且各级人员都做了培训之后,才能上岗,所以不存在这种地域间不公平现象。
新京报:山西“疫苗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公众对疫苗运输环节仍然有疑问。梁晓峰:麻疹疫苗要求是在2℃-8℃的条件下避光储存和运输。基层接种点主要是通过冰箱、冷藏包这样的设备来保证疫苗运输和使用条件。
新京报:边远地区怎么保证冷链?是每一个边远地区都会发冷藏包吗?梁晓峰:对,边远地区也都会有冷藏包,保证疫苗在运输时的安全。
新京报:疫苗接种环节,接种者的素质也很重要,做过什么样的培训?梁晓峰:这次对参加接种的所有人员都进行了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疫苗毒株由中国自行分离
新京报:网上说我们用的是进口疫苗而且有毒?梁晓峰:这绝对是谣言。之前都已经讲过,麻疹疫苗已使用了40多年,而且全部是国产,质量是有保障的。而且毒株都是我国自行分离的,是安全的。
新京报:麻疹疫苗的一般不良反应有哪些?梁晓峰:要明确一点,任何疫苗接种后都会有一定比例的不良反应。一般接种以后都有一些发热,有些甚至还有皮疹,类似轻微的感染性麻疹之类的现象。绝大多数在1-2天内自行恢复。总的来说,麻疹疫苗的安全性是非常好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新京报:麻疹疫苗已经接种了44年,异常反应率是多少?梁晓峰:根据世卫组织的研究,含麻疹成分疫苗的异常反应率,比如热性惊厥是330/100万剂次、血小板减少症30/100万剂次、不伴休克的急性过敏反应10/100万剂次、过敏性休克1/100万剂次、脑病小于1/100万剂次。
新京报:也就是说,如果这次接种1亿人次,预计会有100例过敏休克,1000例急性过敏反应。如果出现了不同种类不良反应,家长应该怎么应对?梁晓峰:接种后要留观半个小时,根据我们监测的数据,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半小时之内。如果之后还会发生一些反应,家长应向接种人员或疾控中心咨询或者报告。
新京报:各地接种点做了哪些工作应对不良反应?梁晓峰:现场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各地还要求成立专家鉴定组,边救治、边诊断。如果确定由于接种造成异常反应,按规定及时给予一次性补偿。
新京报:至今为止,有发生过接种麻疹疫苗致死、致残的情况吗?梁晓峰:没有。致死是不可能的。但是有偶合现象发生的,比如本来就有别的病症,或者患有接种疫苗的禁忌症,所以我们特别注意禁忌症的检查。
新京报:不良反应会有后遗症吗?梁晓峰:极个别的孩子接种以后可能出现过敏性紫癜,治疗及时不会留下后遗症。最后,我们希望家长,出于公德心,能带着自己的孩子再进行一针的接种。一是保护自己的孩子,也是保护了别人的孩子。http://nf.nfdaily.cn/xjb/content/2010-09/10/content_15763334.htm
麻疹疫苗风波调查“相信决策层及直接参与的专家有所权衡,公众不必过于担心。”9月8日,率先在博客里表达不同意见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王月丹博士对本报表示,就其所知而言,这次的强化免疫是否必要,至少在学术层面上仍然欠缺完美的解释。按照卫生部的部署,今年9月11—20日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一次以8月龄~4周岁儿童为主要接种对象的麻疹强化免疫活动。记者获悉,这次虽非强制执行,但监测很严,“不去接种可能影响孩子将来升学”。连日来,卫生部除了召开新闻发布会,还组织了专家在线访谈,并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关于这次强化免疫活动的问答手册等,以期消除公众的疑问。
疫情上升?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未使用疫苗时几乎每个人出生后都要患麻疹。江苏省常州市某防疫站的退休干部徐忠义告诉记者,正因为如此,接种麻疹疫苗早就被列入计划免疫,是当时防疫系统的常规工作之一;而强化免疫一般是在大规模疫情发生时采取的紧急行动。难道麻疹疫情卷土重来了?在9月1日的新闻通气会上,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郝阳一方面称,2009年全国报告麻疹病例5.2万例,比2008年下降了60.1%;今年1—6月份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17%,“麻疹疫情得到显著控制”,麻疹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量也明显减少。另一方面郝阳又表示,今年以来部分省份“麻疹疫情明显回升”,尤其是原来一些发病率较低的省份,发病率大幅度上升。但上述两种说法均没有数据支持,外界很难判断国内目前是否存在大规模的麻疹疫情,或潜在这种风险。在8月20日召开的河北省消除麻疹工作会上,河北省副省长孙士彬曾表示,从2005年之后,该省“同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出现了麻疹疫情回升”,特别是今年以来,麻疹疫情一直呈高发态势,形势严峻。但他同样没有透露具体数字。王月丹告诉记者,公开资料显示,河北省近四年来抽查的血清抗体阳性率都在99%以上,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王月丹认为,如果真的出现疫情回升,首先应该研究病毒毒株是否发生了改变?疫苗是否还能有效应对?他指出,国内研发的麻疹疫苗已沿用了44年,需要比对一下疫苗和毒株的基因组匹配情况。王月丹认为,即使为了避免大规模疫情的风险而强化免疫,比较稳妥的做法应该是先进行调查,根据流行病学的有关操作规范,科学确定采样的范围和数量,依据所采血清样本的抗体阳性率,再作出判断是否及如何采取强化免疫。
从全局考虑根据卫生部制订的方案,目标儿童无论既往有无麻疹疫苗免疫史都必须接种。目前国家规定的麻疹常规免疫接种为两剂次,分别在8月龄和18—24月龄接种,少部分省市增加到3剂次。王月丹告诉记者,疫苗保护的关键看第一剂次。国内文献显示,第一剂次的有效保护率超过90%,第二剂次则起到“补漏”作用。因此他对此次“一刀切”的做法是否符合免疫学的基本规律提出异议:这次接种是流动儿童非正规接种人群(比如留守儿童)填补免疫空白的好机会,但已经正规接种过的儿童应该有选择权。“叫我来说,最好别搞。”东部沿海某省疾控中心主任认同王月丹的观点。9月9日,正在乡镇部署有关接种工作的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该省去年刚刚进行了包括麻疹在内的强化免疫。卫生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问答手册中表示,接种后仍存在免疫不成功的人群,累积到一定程度可能导致麻疹局部暴发,需要有至少95%的人有抗体,才能形成免疫屏障,阻断麻疹病毒传播。“卫生部是从全局出发来考虑问题。”前述省疾控主任说,反正接种麻疹疫苗引起不良反应的概率很小,即使出问题也不会很严重。以前在防治脊髓灰质炎(即俗称的“小儿麻痹症”)时,该省还曾出现过前后共服用11次糖丸的例子。王月丹指出,注射疫苗并非多多益善,从理论上说,接种次数越多越容易产生抗药性,自身患上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不过王月丹同时表示,允许选择性接种确实会给具体的实施带来困难,降低免疫接种率,影响这次强化免疫的效果。
信守世卫承诺为响应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11.67 -1.85%]地区提出的“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国家卫生部于2006年制定下发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卫生部此次行动,更多的是考虑实现WHO的目标。而WHO在关于麻疹疫苗的立场文件中明确提到,在制定消除麻疹目标的国家,应通过强化免疫消除易感人群,“强化免疫活动对象无论既往患病史及免疫史,均接种一剂麻疹疫苗。”然而上述承诺是否合理?是否充分考虑到了流行病防治的有关规律?王月丹介绍,对于现阶段是否可以通过强化免疫,在全世界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的目标,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事实上,WHO曾计划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但后来也并未实现。而这次消灭麻疹疫情的承诺能否按期实现也是未知数。“财政对公共卫生一向缺乏投入。”不愿具名的一位江苏医疗界人士说。卫生部表示,此次强化免疫由中央财政拨款约1.6个亿包下,并在动员中表示,所有接种超过1个月的目标儿童,都要去参加此次接种。“说是不强制,但这次的监测会很严格。”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科的顾医生告诉记者,如果家长以孩子发热等原因,未在规定时间内前往接种,有关部门会在10天之内回访确认,症状消退后必须补种。而且这次的接种情况会被纪录在案,“搞不好会影响孩子将来升学。”顾医生说。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910/2607936.shtml
  
评论:北京晚报:止谣言不能就指望智者近日,史上最大规模的麻疹疫苗接种在网上引起热议。对此,卫生部连发数文表示,本次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所使用的疫苗,均为国产疫苗,所有疫苗均为经过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每批检测合格的疫苗。世卫组织有关官员也明确表示,此次疫苗并非针对中国,一些发达国家也都进行了类似的活动,其中包括英国、巴西、阿根廷、韩国。
国家、国际权威部门都发声了,按说这次的麻疹疫苗风波也就可以归于平静,几天后,孩子们踏踏实实去打针便是。但我们仍忍不住会想一想,按理说,国家免费提供疫苗、免费给孩子们打,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为什么大家如此担惊受怕?为什么谣言得以广泛传播且被不少人深信?卫生部门与民众之间相疑至此,绝非国家之福啊。
西谚有云:天上掉的馅饼都是上帝不要的(大意如此)。估计这次,心存疑虑的人们也都把麻疹疫苗当成了“馅饼”。不过也难怪,虽然麻疹并不是前所未闻的新鲜病,但在这次“史诗般”的接种运动之前,卫生部、疾控部门并没有像非典、甲流时那样在公共媒体上发布相关信息。恰恰相反的是,人们因为对麻疹的熟悉,再加上此前有些孩子接种过常规疫苗,对这次强化免疫难免觉得奇怪——好端端的,为什么非得种?“言之不预”,此卫生部门失策之一也。
失策之二,则要追溯数月前“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山西疫苗事件。那件事,扑朔迷离,最终也没有见到令人信服的结果和处理意见。再加上各地不断爆出的不规范儿童用药……凡此种种,让人们的神经变得极其敏感。终于,那时埋下的种子借着麻疹疫苗之机破土而出。&nb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健康连线版权所有   技术维护:北京华康源信息咨询中心     京ICP备10001050号-1    重要告示